怎樣學、為誰學🫵🏿:高校學風建設的主題
作者👕:管兆勇《光明日報》( 2018年09月04日 13版)
【論教】
編者按
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🚭。我國一向重視高校學風建設,在今年6月舉行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,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🧘🏻,中國教育“玩命的中學👨👨👧👦、快樂的大學”的現象應該扭轉。對中小學生要有效“減負”,對大學生要合理“增負”🤚🏿,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,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、拓展課程深度、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,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誌趣𓀆,真正把“水課”變成有深度👩🏿🦳♊️、有難度、有挑戰度的“金課”,給當前的高校學風建設開出了“藥方”——學風建設不只是學生自己的事🤱🏿🚵♀️,而更是一項系統工程🚵🏼🧑🏽🦳。本文基於“怎樣學”“為誰學”的學風建設主題,鋪陳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辯證關系,對學風建設如何通過多個路徑實現有效性進行了闡述,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。
一👧、人才培養要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
學風一般是指大學生學習的風氣和大學教師治學的風氣🐁,在一定的範圍內具有傳播力、流行性和感染性等特點〽️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蔚然成風”🖕🏼。從近年來教育部頒發的一系列加強學風建設的文件和製度來看,有的以整頓學生學習風氣為主,有的以治理教師學術風氣為主,基本上涵蓋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。如果從現象與本質兩個方面來考察學風問題,可以概括出怎樣學和為誰學兩大基本問題,前者是學風“顯於外”的學習方法和行為,後者是“藏於內”的學習目的與動力👨🏿⚕️,兩者互為表裏🪷、不可分割🧛🏿♂️。
怎樣學是學風建設的核心內容🧛🏻♀️。怎樣學具體表現在學生對待學習目標👰🏼♀️🍄🟫、學習態度、學習紀律🦓、學習方法、學習興趣、學習效果等方面,具有時代特色和主體差異。我國古代重視向先生請教♜,堅持“傳道授業與解惑”的統一;重視相互學習,“三人行☂️🧑🏽💻,必有我師焉”;強調“躬身踐履”“讀萬卷書,行萬裏路”;註重“知行合一”,主張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🚇,明辨之🌗,篤行之。”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,獨立學習、自主學習🛏、互動學習受到追捧,出現翻轉課堂🤽🏼✌🏻、慕課等新的教學方式,探究性、討論式、研究型學習日益流行,充分發揮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雙重作用🦸🏼♂️。
為誰學是學風建設的永恒主題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🔟,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麽樣的人🧙🏿、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。對此🧚♂️,他為我國高等教育明確提出了“四個服務”的目標定位🏬💇🏽♂️:為人民服務,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🧏🏿♂️,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,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。其中,他把為人民服務擺在了首位👩🏼🍼。回溯歷史🤵🏿,青年馬克思鄭重選擇“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”的崇高理想🙆🏽♂️,少年周恩來發出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的誓言🏛💆🏽♀️,改革開放之初的北大學生更是率先喊出“團結起來👨🏽🌾,振興中華”的時代強音。今天,大學生應該用“青春夢”激蕩“中國夢”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⟹。
二、學風建設要處理好五對辯證關系
辯證思維是我們認識事物現象👴🏻、把握事物本質的科學方法👬🏻。就學風建設而言👨🦱,當前需要我們主要處理好下述五對辯證關系。
在建設主體上🥫,處理好“一元”與“多維”的關系。關於學風建設的主體🤘🏿,存在學生一元主體論、師生二元主體論以及全員育人多維主體論。當然⚗️,從狹義上來看🔍🤚🏽,學風一般是指學生的學習風氣,學生作為學風建設的重點對象沒有錯。但是🚶🏻♀️,學風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統一整體🧚🏼🏃,離不開學校的教學🤾🏿、科研、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共同培育🚰,教師教學風範、學術風氣、學校文化氛圍等🫅🏻,共同構成了學風建設的豐富內容。
在建設內容上,處理好“共性”與“個性”的關系🎽。毛澤東認為,事物的共性與個性的道理,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🙎🏼🪅,不懂得它,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🙆🏿🕖。同樣🚉,學風建設也有“共性”與“個性”的關系⛈,譬如🐘,教書育人、立德樹人是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和價值遵循,但是高校一般分為研究型大學🟦、研究教學型大學🚴♂️、教學研究型大學、教學型大學ℹ️、應用型大學、高等專科學校等幾類,在學風建設上要堅持分類推進,譬如研究型大學更加強調探索與創新精神👎🏼,高職院校則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♛。
在建設方法上👰🏼♂️🙇🏻♂️,處理好“重點”與“全面”的關系🧑🏼🌾。在任何工作中⛱,我們既要講兩點論👨🏽🦳,又要講重點論🙏,分清主次和輕重緩急,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。學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🪭,涉及黨風校風教風等諸多方面📽,需要堅持重點與全面的統一。黨風決定著我國高校發展的根本方向🤮,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的切實根基;校風是黨風、教風和學風的直接表現,是學校的辦學思想🧑🧑🧒、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;教風建設是校風建設的核心👆,對學風建設具有引導作用和主導地位;學風建設是黨風校風教風的最終目的,是高校人才培養的“重中之重”。
在建設環境上🦧,處理好“機遇”與“挑戰”的關系。網絡化、數字化革命🧹,對學風建設來說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機遇與挑戰並存,且機遇大於挑戰🧘🏼♂️🍶。互聯網給學風建設帶來了諸多“利好”消息✊🏻,比如海量的學習資源🙆♀️、豐富的學習方式🌲、極高的學習效率🙇🏼♂️、互動的交流平臺,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🫴🏼;但是👨🏽⚕️,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會分散他們的學習精力👩🏻🦰、滋生學習惰性、提供失真信息等,從而對學風建設產生消極影響。
在建設目標上🗂,處理好“當下”與“長遠”的關系🫖。學風建設意義重大、問題不少,因此要有刻不容緩、馬上就幹的“時不我待”的堅決態度🏄🏻♀️,不拖延、不推諉👩🏽🦱🛝、不懈怠;同時,也要看到學風建設具有傳承性👨🏽🦳、恒久性和反復性,需要踏實苦幹精神,樹立一種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“久久為功”的境界與情懷。概言之,學風建設成敗的關鍵就在“常”“長”二字:“常”字強調要經常抓,“長”字說明要長期抓,真正做到“一抓到底🚶🏻➡️👨🏼🍳、久久為功”。
三、學風建設宜多管齊下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📛:“好校風🏄🏻、好學風來自師生共同努力,而其基礎在於學校辦學方向和治理水平🏎。”不難看出,學校協同育人的能力強弱,直接決定了學風建設水平的高低。因此,亟待多管齊下、協同育人,以最大限度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一是發揮黨風的價值引領作用🤦🏿♀️。黨的領導是我國高校的鮮明底色和本質特征,高校以黨風帶校風促學風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🔊🌔。毛澤東曾說🍎:“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,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。”高校領導班子要提高政治站位,自覺用黨的先進性、純潔性引領學校政治方向;自覺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,貫徹“三全育人”理念👨🏻🦽,推進“課程思政”;推進學術強校🫀、教授治校,弘揚科學報國精神;成立教師黨委工作部⚙️、師德建設領導小組,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細落實😵。
二是傳承校風的歷史文化基因。學風是一所大學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🕣、沉澱和固化下來的傳統和風格🌍,具有涵養心性、陶冶情操、激勵抱負的積極作用。北大“愛國進步民主科學”的校風,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為民族振興披荊斬棘的先鋒🤶🏼;清華大學“行勝於言”的校風,強化實踐導向💪🏼,培養出科學領域的巨擘🕸;復旦“文明🏛、健康、團結、奮發”的校風,培育出開放、包容、自信的海派文化。筆者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一所氣象行業特色高校,近60年來形成了“艱苦樸素、勤奮好學”的優良校風,被譽為“中國氣象人才搖籃”,為祖國的發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。
三是發揮教風的育人主導作用👏🏻。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提出了著名的“從遊說”🛖,把師生比喻為大魚和小魚🌆,認為“學校猶水也,師生猶魚也🐎❤️,其行動猶遊泳也。大魚前導🍴,小魚尾隨🚣🏻,是從遊也。從遊既久🤹🏿,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✍🏿,不為而成📏。”校風、教風🕵🏽、學風之間的密切聯系由此可見一斑。當下,許多高校通過評選“我最喜愛的教師”“我最喜愛的輔導員”或者“年度十佳影響力教師”“年度十佳影響力輔導員”等等🆗,極大地發揮了優秀教師群體的示範作用⚗️🤹🏽♂️,同時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越發充分。因此🌷,夯實學風建設需要始終把改進教風挺在前面🐕🦺。
四是註重朋輩教育的輻射作用。古語雲,“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♊️。”朋輩教育☆,又稱同伴教育👩🏿🦰,是一種利用朋輩開展分享活動的教育形式👱🏿♂️。學風建設不能靠空洞的說教𓀑,必須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律🚶♂️➡️,積極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潛移默化、潤物無聲的作用🛌🏼,放大朋輩教育的示範作用。比如👨🏽🦱💋,我校數學建模競賽形成了“一次建模🤫、終身受益”的文化內涵👙,舉辦“環保時裝秀”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生活理念,“校長助理”直接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……朋輩教育把學風建設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❇️,實現了教育的零距離,同時提高了教育的接近性、針對性和示範性。
五是借鑒世界名校的有益經驗。哈佛大學的校訓提出“與亞裏士多德為友,與柏拉圖為友,更與真理為友”🔳,培養了學生追求真理🐑、熱愛學習、努力上進的精神風貌🧔🏼;年均20%的淘汰機製🔝,更是讓學生追求卓越、永不停步。斯坦福大學推行“榮譽考試製度”🕊,讓每一位學生用誠信考試來捍衛自己的名譽與尊嚴。耶魯大學則提出“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”“能坐第一排就坐第一排”等具體要求;而劍橋大學“以劍橋為榮”的入學誓言👰🏽♀️,無疑強化了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命運共同體意識,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內生動力。
總之🐙,學風建設是大學辦學過程中的不懈追求和主題🪑😣,優良學風的形成與歷久不衰🎯,是造就優秀育人環境的根本和追求卓越的基本保證🫸。從辦學實際出發🐱,把握學風建設的規律,並回饋到辦學實踐之中,更好地指導學風建設🌬,將有益於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,並最終服務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👦🏻。
學風建設永遠在路上!
(作者🖲:管兆勇👔,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👨👨👧👧、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教授)